节水型社会建设受到国家表彰。去年,衡水市荣获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是河北省设区市中唯一一个。桃城区首创的“一提一补”节水机制荣获第三届全国农业节水科技三等奖。“一提一补”在农业灌溉节水、农村生活节水方面加速推广应用,试点村节水率均在20%以上,每亩节水40立方米、节电25千瓦时、节约资金20元。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在全省第一个实现全覆盖。我市全年完成投资1.49亿元,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铺设低压输水管道280万米,渠道衬砌4.45万米。阜城、饶阳分获河北省“海河杯”竞赛一、二等奖。
深州市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1,受到了水利部检查组好评。
微咸水利用全省领先。我市科学利用微咸水,扎实推进咸淡混浇与管道输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新建高标准咸淡混浇井组300组,总保有量达到1.26万组,控制面积达到250万亩,年节约深层淡水约1.5亿立方米。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创造了单年解决人数之最。全市完成投资1.51亿元,新建水厂8座,扩容水厂45座,解决了5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阜城、安平、武邑、桃城实现了整县推进,桃城、安平实现了联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防汛抗旱工作扎实有力。全市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8亿元,浇地1480万亩次,高峰期投入抗旱人数42.1万人、机电井4.7万眼、机动抗旱设备55.8万台套,为我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以乡镇为单元,建立健全基层水利管理与服务体系,全面完成了57个水利站建设任务;扎实开展防汛大检查,共清除树障7.8万棵,垃圾6.3万立方米;充实防汛物资储备,市级物资储备达255万元,县级达775万元,社会号料达1130万元;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全市现有机动抢险队221人,群众性抢险队27.1万人,确保了全市安全度汛。
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我市完成了全市河湖连通规划示范市编制大纲,对全市河湖水系连通的总体布局进行了顶层设计,包括雨洪资源综合利用引蓄连通工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衡水湖调蓄综合治理工程、灌区建设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污染治理、中水回用工程、现代化水利信息智能控制指挥系统等十大项目,总投资392亿元。实施后,可节约压采深层地下水8亿至10亿立方米,水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实现不再超采地下水、基本不开采深层地下水,使我市水环境、水生态得到根本改善。
我市农村水利建设之所以能够位居全省前列,主要是因为市委、市政府对农村水利建设一直高度重视,并把一些水利项目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强化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检查、联查和督导。市水务部门在全系统开展了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经常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并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建设的长效新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农村水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