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外面打拼的表哥打电话告诉我说,今年他不打算回村里老家过年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没赚到什么钱,回去没面子。”
表哥今年三十岁,到城市里打拼已经十年了,先是在建筑工地做小工,后来开始做点小生意,搞过装潢,也跑过营销,辛辛苦苦干上一年,有时候能够赚点小钱,有时候刚刚能够过日子。如果是赚了点小钱的年份,一进了腊月,表哥就开始筹备回家过年的事,比如为自己置办几套像模像样的新衣新裤,或者给亲戚朋友采购年货。如果是没有赚到钱的年份,表哥任凭家中父母如何的催促,总是推托说手头事情太多不能回去,然后独自一人躲在城里过年。有一年我回村里老家过年,刚好碰到表哥一副事业有成、志得意满的样子,给村子里的每户人家都送了两斤猪肉一盒香烟,遇上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还会敬上一个红包。场面搞得相当风光,不了解情况的人真以为他在城里发了大财。
其实,在城市或者在乡村,我碰到过许多像表哥一样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他们好攀比,好面子。特别是像过年这样回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们凑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谁在城里买了房子,谁又换了新车,谁今年赚了多少钱,谁的生意做得更大了。而老家的父母乡亲也只以事业的成败、收入的高低来衡量他们,如此一来,赚了钱的回家过年就有一副“衣锦还乡”的派头儿,而没有赚到钱的,只有“远避他乡”了。同时,也不乏“打肿脸充胖子”的年轻人,为了在回家过年时争一口气,他们不仅花光一年来辛苦攒下的钱,而且有的还举债。
回家过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情感上的需求和精神上的皈依。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家过年已经充斥了太多的成败纠葛、利益博弈与文化碰撞,而亲情、友情、乡情的倾变得越来越稀薄,过年回家的传统正在变质变味。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是体现亲情伦理的最好选择,不管是外出打拼的,还是在家里守望的,少搞一些攀比,少争一些面子,少论一些成败,多谈一些亲情,多叙一些友谊、多忆一些过去,只有这样,回家过年才会变得轻松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