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村貌“第一人”
2013年,全市开展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很多乡村都积极投入到“四清四化”整治、危房改造、公共服务提升等工程的建设中。而这些,张宝成率领武家庄村民们早在2005年就都完成了,他也成为下花园区带领走向富裕的村民动手改变村容村貌的“第一人”。
在没有政策帮扶的情况下,要从脏乱差到整洁一新,张宝成付出了巨大的努力。2004年,看到村民们一天天变富裕,生活环境、思想观念却都没有变,他把目光投向了村里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他知道,这些人在外面工作,能明白改善环境的重要意义。于是张宝成找了两辆面包车,在张家口主城区和各县区一个人一个人地找,几经周折,把一份份倡议书送到在外务工的村民手上,动员他们捐款。他的诚意感动了大家,2005年春节,所有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回到村里,为村里捐款共计66500元。经村民代表会商议决定,这“第一桶金”用在了建设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硬化1100米村主街道上,并在广场周边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为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张宝成发动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将自家门口与村主干路用红砖相连,其他村民看到铺了红砖的地面干净美丽,也争先恐后的动了起来。村里的面貌一下子变了样。2006年武家庄村被评为“生态文明示范村”,成为下花园区农村建设的典范。
好机制让小村更美丽
为确保改造成果长久保持,武家庄村借鉴了城市管理理念,建立推广责任管理机制。村委会将全村划分为四个卫生责任区,由村民小组、老党员服务队等轮流监督、保洁,使管理走上常态化轨道,初步形成了村级卫生管理长效保洁制度。现在,每家每户的门口、文化广场的周边都放置着垃圾桶,“垃圾不落地,村里更美丽”的观念已经在村民中普及,偶有卖菜、卖水果的在村里村外摆完摊,也会自觉的将地上垃圾收拾干净再离开。
2013年,全市开展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张宝成说:“在改变面貌方面,村里基础比较好,和其他村比已经超前了,但我们不能在新的行动中落后。”武家庄村按照下花园区制定的“以奖代补”机制,结合村情实际,实行了达标捆绑兑现奖补,村民投入1万元左右按要求完成改厨改厕后,村里奖补价值2100元太阳能热水器一台。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2013年9月中旬,梁玉珍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改厨改厕,马上就享受到了干活回来洗个太阳能热水澡的待遇。赵志平家还在洗澡间铺了瓷砖、吊了PVC顶、装起了浴霸。采访中,赵大姐拉着记者看了厨房看厕所,激动地说:“我们现在跟城里一样,家里有厕所没臭味,真棒!这钱花得值,这事办到我们心坎里了!”
年终岁尾,冬去春来,当家家户户准备辞旧迎新的时候,张宝成又琢磨起了改造老村房子、引进加工场项目的事。开春他就准备着手干了。他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干不完的事。他对老党员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了这个带头人就永远得有负责任的心和长远的眼光,这样才对得起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