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也是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需要各级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在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生态”、“市场”、“精准”、“统筹”四个关键,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绿色脱贫路线。
在发展定位上突出“生态”。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脱贫战略,充分发挥博野县农业基础好,苗木、地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把生态作为博野最大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来抓,努力打造“京津保生态示范区”和“冀中平原小绿洲”,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具体举措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扶持蔬菜、苗木“两绿”产业,打造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全面启动县域绿廊绿道规划,增大财政奖补力度,增强苗木经济向绿道经济、乡村生态游经济转化,按照“家园变公园,果园变公园,田园变公园,工业园变公园”的思路,打造以休闲、健身、养生为内容的美丽乡村生态游目的地;全力做优生态环境,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四清四化”为切入点,建设设施齐备、生态优美的美丽乡村;全面梳理贫困村基础设施缺项,落实责任单位,砸死完成时限,挂图作战,高效推进。
在脱贫机制上突出“市场”。用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贫困村汇聚,建立脱贫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工商资本,推广“公司+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成熟模式,依托村支部、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农民通过到基地打工或反租倒包的形式,使脱贫产业向基地化、园区化、片区化发展,使农户与工商资本结为利益共同体,实现稳定增收。培育合作组织,构建平台支撑,利用扶贫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流转,建设有规模、有组织、有标准、有品牌、有市场的基地,为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搭建平台。
在推进方式上突出“精准”。把精准化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点来抓,实施“百村万户富民培训”活动,一户一策,免费提供培训。在推进中要抓好“点线面”:在“点”上抓示范,按照“村有产业、户有项目”的思路,因户制宜、整村推进,重点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基地,做到可看可学,有经验、有成效,以典型示范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在“线”上抓延伸,坚持扶贫产业引领,打造一乡一业、多村一品、主业突出、设施完备的扶贫示范带,依托苗木产业优势重点推进环城、环乡、环村“三环林网”和沿县道、乡道、村道“三沿绿道”建设,在促进增收的同时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在“面”上抓推进,全面推进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各项工作,形成全社会都参与扶贫的良好局面。
在资源整合上突出“统筹”。树立大扶贫观念,把扶贫作为推进发展的系统工程来抓。让扶贫开发与“县域发展”互动,做好项目、园区、城建等重点工作,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县强”带“民富”,实现深层次的全域脱贫。让扶贫开发与“面貌改造”互促,按照“精品村、达标村、推进村”三类,对全县133个村分类推进,用两年时间实现全县所有村面貌改造提升整体达标,彻底改善城乡面貌。同时,把扶贫攻坚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战场,通过深入持续开展好“下基层、走亲戚”、“听意见、办实事”等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细。
(作者系博野县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