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颁证,在稳定农户承包关系的同时,破解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土地瓶颈,为邱县推动土地规模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增添了动力。
针对地处黑龙港流域,土地多沙荒、盐碱的实际,邱县在稳定粮食、棉花生产的同时,以苗木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打造黄河以北重要的苗木基地,培育壮大中药材、食用菌、设施蔬菜等科技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产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土地规模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是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前提。”邱县县委书记乔朝英说。
如何使土地得到规模流转?邱县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整合农牧、水利等涉农资金1200多万元,集中向流转“大方”投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同时,对流转成方连片500亩以上土地的村集体,每亩一次性奖励100元,奖励项目业主每亩50元。
为促进土地有序流转、优化配置,邱县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投资50余万元安装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系统软件。“想流转土地的农民,只需与村委会签订委托合同,村会计便将土地的位置、面积等信息发布到流转平台上,投资商可以通过网站的待流转板块了解土地流转信息。”邱县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刘金利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合同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审查、鉴证、存档,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到县三农服务中心备案。
政府主导下的土地确权、规模流转,让农业生产经营者吃了“定心丸”。原本经营电脑生意的马建波,正是看中了确权后土地流转的契机,去年联合成立邱县天恩竹柳专业合作社,当年流转土地500亩,发展竹柳种条种植,收益颇丰。今年,他又流转土地1000多亩,种植毛白杨、国槐、丝绵木、五角枫等苗木。“确权到户后,
土地可以规范有序流转,既容易获得成方连片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也避免了私下流转容易出现的问题。”马建波对记者说。
作为承接土地规模流转的重要载体,如何吸引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前来投资?邱县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培育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主要抓手,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列入县重点项目的农、林、牧、渔业生产项目,面积500亩以上的由县政府负责协调土地;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税收优惠;对实力强、资信好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给予信贷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等支农资金和项目优先扶持规模经营主体。
目前,河南中峰园林公司、河北高邑绿化大苗培育基地等全国十大苗木繁育公司入驻邱县。
记者在梁二庄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看到,占地1100亩的文冠果及中草药种植基地已具雏形。基地负责人沈延民说,目前已种植文冠果树大株1.2万株,小株6万株,播种育苗130万株,种植黄芪300余亩,总投资将达到3000万元。
邱县县委副书记、农工委书记殷社林介绍,仅两年时间,该县已经引进文冠果及中草药种植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苗木产业从5000亩增加到2.6万亩,果树种植面积达到6400亩,100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达到48个,流转面积2.1万亩,占规模流转面积的一半。
目前,苗木产业正由单纯育苗向种大树和建设专业交易市场前后两端延伸,邱县将谋划建设苗木专业交易市场,用市场的办法加快苗木产业发展。
土地流转涉及千家万户,农民利益又是如何保护的呢?邱县对土地流转项目、流程、价格进行统一规划管理。“规模流转,项目是关键,一旦项目选择不慎,造成经营不善,势必影响农户的利益。”梁二庄镇镇党委书记王晓宁说,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由政府设置门槛、严格把关。经营业主选定合适地块后,与村委会签订流转合同,避免一家一户签约容易出现的风险。同时,在土地流转合同中明确,企业必须在每年国庆节前预付农民下一年度的土地租金,“通过‘上打租’,给经营大户戴上‘紧箍’,也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也有了新出路。土地流转后,农民通过在园区打工、外出务工、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增加了收入。“20亩承包地,以前种棉花,每亩地不算人工,也就收入1000元左右。”在天恩竹柳专业合作社苗木基地干活的邱城镇西街村村民季社岭,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把承包地全部流转出去,每亩地年租金900元,比确权以前人们私下流转的价格高了一倍。在基地打工,每月工资2000多元,年收入比原来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邱县出台了26项优惠政策,从县城落户、社会保障、创业就业、购置住房、入学就读等方面提供便利,鼓励农村人口向县城聚集。目前,县城人口已从2010年的4.7万人增加到6.3万人。“以2014年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营为契机,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和交易流通,争列农村宅基制度改革试点县,进一步盘活农村生产要素,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共赢,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乔朝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