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余万人次的下乡队伍,1100多个宣传文化示范村,10900多个宣传文化站点,48000多个农村卫生室,15000多个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1000余万经过培训的文化、卫生、科技骨干……
18年来,以服务“三农”为核心,以“送建结合”为主导,以机制建设为保障的我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成为架起在城乡之间的一座统筹协调发展的“金桥”。18年来,我省“三下乡”活动因扎实的工作先后五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经验,成为全国“三下乡”工作的一面旗帜。
惠及百姓“三下乡”活动走在全国前列
“农民是最讲实惠的,否则我们的蔬菜门诊也不会这么火爆。”2013年11月15日,在衡水市桃城区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正准备随上门求助的菜农出诊的技术员刘湘华对记者说。为方便周围菜农问诊,该园区专门设置了蔬菜门诊,开通了门诊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刘湘华与其他7个技术员轮流坐诊并实地出诊。
园区的智能化育苗大棚,每年向农户提供新品种30多个,种苗近百万株。全天候的技术服务,每年提供新技术20多种,接待技术咨询近千次。
“虽然不懂技术,但我也能种出高科技品种!”菜农李国成就是园区技术带动后收益增加的受惠者。之前种植普通蔬菜的李国成从示范园区引进了一种全新的小西红柿品种,还用上了臭氧喷雾器,不但省了农药钱,产量和收益也都大幅提高。
由“技术盲”到“科技带头人”的李国成只是我省千千万万“三下乡”活动的受益者之一。通过18年的不懈努力,我省“三下乡”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
18年来,我省“三下乡”活动在积极探索中砥砺前行,先后组织实施了宣传文化示范工程、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建设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进万村兴百业等“六大工程”,组织开展了读书兴农、科技大王进农家、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农村党员“双强”培训基地创建等一系列活动。
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三下乡”帮扶内容不断丰富,从最初的文化下乡延伸到文化、卫生、科技、教育、理论、司法等多个领域;成员单位也由最初的18个发展到2013年的62个,囊括了所有涉农部门,位居全国前列;帮扶力度随之不断加大,近年来开展的省直“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单次活动帮扶资金、物资、项目总额度均超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据不完全统计,18年来,仅省直单位向农村捐献的资金、物品和帮扶项目总值就达30多亿元。
健全机制,助力“三下乡”一路畅行
2014年伊始,一份《2014年“三下乡”集中活动情况登记表》已经完成。在这份登记表上,县直单位、上级对口单位、带队领导、参加人数、车辆、活动内容、现金、项目资金、物资等各项内容均已明确标出。18年来,18份这样的登记表像神经中枢一样沟通上下、联动左右,指导着“三下乡”工作的扎实进行。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不是权宜之计,更非应景之作,而是一项长期任务,它的良性运转、科学推进,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几年来,我省从机制建设入手,逐步把临时性、分散性、情感性的援助帮扶,变为有组织、有制度、有保障的系统运转。
自创建开始,省委宣传部便通过下发《河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实施方案》,将下乡任务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在“三下乡”、“常下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如此,激励约束机制也督促相关部门把“三下乡”工作由“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文化、科技、卫生、农业等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和行业特点,把“三下乡”与工作目标考核、专业技术考核挂起钩来,有效地调动了下乡人员的积极性;卫生、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通过对口帮扶提高了基层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架起了与农民之间的服务桥梁。
不仅如此,为了调动下乡人员的积极性,我省积极尝试把市场机制引入“三下乡”工作,将下乡服务与合理利益的获得结合起来,增强“三下乡”的持久动力。2013年12月27日,省直30个帮扶部门根据衡水阜城县农村发展实际,与农村面貌提升、环境卫生改造相结合,筛选项目,给予帮扶单位一定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并一一签订帮扶协议书。“有了这些帮扶项目,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也更有利于推动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参加签约的阜城县水利局局长刘树松说。
送建结合,留下一支不走的“三下乡”队伍
近些年来,每月的农历二十六,赞皇县医院都“人满为患”,因为当天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都会派各科专家到这里义诊,每年12次,从不间断。每逢下乡义诊,省四院还会安排一两位专家进行现场教学,解答医护人员提出的问题,并进行专题讲座。
“走下去”帮教,“请上来”培养,十几年来,赞皇县医院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到省四院接受过义务培训。赞皇县医院也由此逐步发展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实现了“百姓大病能看,手术不出县”。“三下乡”为革命老区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多年来,我省“三下乡”工作注重从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不断提高“三下乡”活动的实际效果。由“给什么要什么”到“需要什么给什么”,再到“送建结合、以送带建”,变“输血”为“造血”。
2008年,我省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在全国第一个建立起“三下乡”工作的长效机制,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常在乡”。
18年来,我省“三下乡”活动共为农村培养文化骨干66.22万名;举办科技培训班9.66万次,培训农民780.5万人;举办医务人员培训班2.83万次,培训医务人员125.29万名……
18载耕耘,春华秋实。送民所需,解民所难,我省“三下乡”活动已经成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民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