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乡扶贫工作组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长城网邯郸11月29日讯(记者 郑风莉 通讯员 李晓燕 李运强)建设温室大棚,优先解决贫困户就业;修建致富路,解决村民出行难题;修葺村两室,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建成农家书屋,丰富村民们精神生活……肥乡区环保局驻赵寨村扶贫工作组,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修通了道路、美化了环境、做大了产业,使蔬菜大棚数量由最初不到200个迅速发展到500多个,并注册“赵寨红”商标,实现规模化、品牌化,让老百姓红红火火过上好日子。
扶贫工作组建设温室大棚,解决贫困户就业。李晓燕 摄
“扶贫要扶根,要找准致贫因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输血’功能,持续增强‘造血’功能,这样才能让群众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今年2月份,肥乡区环保局扶贫工作组一到赵寨村,立即展开村情村况的摸底调查,他们走访贫困户、召开座谈会,深入细致地了解赵寨村发展状况。通过了解,他们获知,该村有种植蔬菜大棚的传统,但长期以来由于是散户种植,没有形成拳头效应,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都很低。找到原因后,工作组依托村集体经济,成立同惠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同惠蔬菜种植示范园区,整合资源,规模发展。并以扶贫资金入股的形式,吸收全村52家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优先安排困难家庭成员就业,再加上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实现“一个家庭三份收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要想富,先修路。初战告捷,工作组又把目光放到村内道路上。区环保局副局长、驻赵寨村扶贫工作组组长刘文积极争取上级扶贫资金13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000多米、园区道路3000多米,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向区水利局争取到100个滴管建设指标,还配套建设机井、电力等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现在,我们村有210户村民入股同惠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半以上的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子’,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赵寨村党支部书记王长增高兴地说,全村2000多亩耕地,有1500多亩建起了温室大棚,不仅种植西红柿、辣椒、茄子等反季蔬菜,还发展草菇、平菇等食用菌种植,走上了规模化、品牌化、规范化的路子。据保守估算,从年底到开春,该村仅西红柿大棚就能生产优质西红柿1500余万斤,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纯收入2200余万元,人均增收1000余元。 现年28岁的王文龙是有名的贫困户,父母身体不好,孩子年幼,出远门打工成为奢望,全家仅靠三四亩地维持生计。今年初,同惠蔬菜种植园区开始建设时,他被优先安排在园区干活儿,由于会支架、钻眼等技术,每天能挣130元,一个月下来不到4000元,让这个家庭很快摆脱贫困。目前,全村52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同惠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里与合作社签订协议,除保证每个贫困户每年最低10%的收益外,还以每亩18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50亩,建起8个温室蔬菜大棚,在用工上,优先安排贫困家庭成员工作,每人每天工资50至130元,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正在谋划申报‘一村一品示范村’。”刘文介绍,虽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但如何确保村民持续增收,是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刘文认为,要想把西红柿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走品牌化的路子。目前,他们正在积极注册“赵寨红”商标,让赵寨的西红柿也拥有自己的身份标签。
|
关键词:肥乡,村民,种植蔬菜,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