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河北三下乡网 >> 乡情乡韵

水淀乡韵

http://www.hbsxx.hebei.com.cn 2017-08-11 09:20 河北三下乡网

 

  白洋淀号称“鱼米之乡”,当地渔民劳作的过程并没有表现出艰辛,而是充满游戏般的快乐和诗情画意。那是水乡人独有的生活智慧,与水乡和谐相处,才能幸福长久。

  走进安新采蒲台弯弯曲曲的小巷,我一下子便陷进了水乡的氤氲中。被岁月浸润出黑褐色包浆的木门,上面贴着“年年有鱼”的年画;村外轰鸣响过的机船声,越过高高低低的粉墙传进村里来,仿佛是来唤醒在水波深处酣睡的人。收割后的芦苇被打成捆,竖靠在墙边或横堆成垛,像一个个金甲武士、一座座金山。偶有老人盘腿坐在已被碾成“苇眉子”的苇片中,编织着苇席。那情景,就像稳坐在一片金色的云层里。

  在白洋淀,芦苇只被称作“苇”,收割芦苇被称作“打苇”,简约的称呼就像喊自己的孩子那般亲昵。《安州志》载:“十年种地,未必五年有秋,所赖以养家者,唯织席耳”。更有孙犁先生的《采蒲台的苇》——亦只称呼一个“苇”字——开篇就讲:“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秋后打苇曾经是白洋淀最为隆重的农事。“脑补”一下那热烈的场面:人们挥舞着长长的钐镰,已换上金装的芦苇片片倒下,船上堆着“金山”穿梭往来,隔水都是一路欢笑……自然、劳动、收获,俗世里的美学元素都在这里了。黄文祥先生因熟悉地方文化,退休后被返聘编写县志,他头发花白,高高的个头,精神矍铄,就像碧波中的一丛苇。这位“老白洋淀”见证过淀水的数度干涸和重蓄,亲身体验到淀区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与他闲聊,在他看来,苇这种东西生生不息:“就像鱼子,水干了睡在土里,水来了就发育生长。苇这东西绝不了,干淀那几年,苇根被刨出来,苇地改成麦地,外县的人带着镰刀支援淀区麦收;水来了,苇马上就长起来了。”

  如今,家家要打苇、人人会织席的生活已随时光流逝走了,席子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偶有人织席也只是自用。流传了上千年的芦苇加工手艺基本上只有老年人会了。我请一位路过的本地青年试用一把劈苇的专用工具“篅子”劈苇给我看,还未待我说话,织席的老人马上指出:“篅子拿反了。”青年只得赧然一笑。

  白洋淀号称“鱼米之乡”,当地渔民劳作的过程并没有表现出艰辛,而是充满游戏般的快乐和诗情画意。那是水乡人独有的生活智慧,与水乡和谐相处,才能幸福长久。除了常见的下网捕鱼,像用“迷魂阵”和“花篮”捕鱼就充满趣味,甚至透露着人与自然博弈时的狡黠,让人想起徐光耀笔下的“小兵张嘎”。将长短粗细相近的苇秆插成苇箔,插戳在浅水或濠汊中,顺着地形蜿蜒而走,形成如同迷宫一般的“箔旋”,被称作“迷魂阵”。箔旋的尽头则是一个圈子,里面下着鱼篓,鱼儿从入口处顺着箔旋游动,最终就会游进鱼篓。“花篮”更透着精巧,“花篮”用竹篾或苇眉子制成,上小下大,中间鼓肚,形状像一个篮子,篮子的底部留有一个圆孔,外大里小;鱼儿从大孔钻入,却不容易找到小孔钻出来,不知不觉就成为篮中之物。

关键词:白洋淀,乡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  韩瑾
主办单位:河北省宣传部 河北三下乡网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