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三下乡网 >> 他山之石

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刘佩仿:促穷乡蝶变 誓做振兴“领路人”

http://www.hbsxx.hebei.com.cn 2021-07-16 10:24 河北三下乡网

  长城网记者 黄云霞 秦启涵

  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城根营村地处城山梁古城脚下,故而得名城根营。

  2011年的城根营村,巷道都是泥土路,两边堆满了柴草、垃圾和粪便,可以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四季有臭气。全村人均收入仅有2600元,全村978名村民,其中就有630人是贫困人口。

  如今的城根营村,硬化街道7800平方米,安装路灯58盏,维护村堤坝860米,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村集体资产达到1300多万元,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到40多万元,成功当选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村。

工作中的刘佩仿。

  十年的时间,城根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手促成这些变化的正是荣获2021年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城根营村党支部书记刘佩仿。

  凤归巢举旗领航

  2011年,刘佩仿竞选村干部时32岁,可以说那是她人生最“得意”的时候。虽说刚嫁到城根营村时,家里一穷二白,但是刘佩仿头脑活络,带着家人开商店、跑运输、种植出口萝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时候参加村里换届选举,对她来说也许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但是村民们一心盼望选个能人来当家,好带领大家奔小康,于是一次次上门劝说,最终一心想让所有乡亲都过上好日子的刘佩仿选择回村参选,“既然大家愿意选举我,那就是相信我,因此,我绝对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在那次选举中,刘佩仿以高票当选为城根营村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村主任。

  上任后的刘佩仿马不停蹄开始了改革。她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街道改造扩建,为了说服村民同意拆墙动土,刘佩仿第一个拆掉了自家的院墙,又说服婆婆,拆除了婆婆家的院墙。刘佩仿的举动,村民们看在眼里,大家开始心甘情愿地严格按照标准拆除院墙,硬化街道。

刘佩仿到村民家中进行“家访”。

  村里的路宽了,人心也宽了,城根营村的蝶变之路也越走越顺。

  2014年,刘佩仿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政府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与村民改善居住环境的政策有机结合,在主村北边规划了投资1500万元,能容纳200户的6栋幸福新居。让原本在狭长的石趟沟内两个自然村的村民全部享受政策实现政府补贴易地搬迁,中心村有改善住房条件意愿的村民也可以通过成本价购买实现自主搬迁。2016年开始施工,2018年底陆续竣工交付使用,800多个日日夜夜中,刘佩仿几乎不分昼夜地泡在工地上,最终,两个偏远自然村191户全部搬迁入住楼房。

  “以前住在石趟沟的最里边,不仅房屋四面透风冷得没法说,而且出门一趟没有半天回不去,吃水就医都是困难事,生活别提有多难了。现在没有花什么钱就住上了三室一厅的楼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扶贫搬迁户李长禄说。

  抓党建凝聚脱贫力量

  “作为党员我们就要事事冲锋在前,用党建凝聚人心、引领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人心涣散、贫困落后的局面。”村里的硬件设施有了改善,刘佩仿又把目光瞄向了村里的党支部建设。

  刘佩仿主动到前几任村干部和老党员家中唠家常、学经验、表决心,用真心真情获得了老支书们的支持。上届老书记何明旭看到了她的真诚,抛开未当选的失落,主动当起了参谋助手;前二届老书记赵文山看到了她的热情,放下自家活计,全程参与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前三届老书记何连国看到了她的魄力,与她并肩迎战暴风雨,舍身抢险救灾,挽回了200亩蔬菜基地的损失。四任书记建堡垒、齐心脱贫建家乡的事情,被村里村外津津乐道。

刘佩仿用党建凝聚人心、引领发展。

  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后,刘佩仿通过开展星级党组织创建和“书记带支部、支委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活动,使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明显提升。她对全村党员实行分类管理,通过设立设施维护岗、卫生管护岗、村务监督岗等发挥党员作用。同时,在党员中评选“致富之星”“帮带之星”“脱贫之星”,有效激发了党员自主发展的热情,用党员引领群众,形成了凝心聚力的发展氛围。

  谋产业土里刨金

  “我们家一共流转5亩土地,每亩有800元租金;我和媳妇进村里打工每天能拿到70到100元;再加上扶贫资金入股股金10%分红,一年下来,我们全家收益能够达到4万元以上,这日子是越过越好。”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徐明礼说。

  最初,村民推选刘佩仿看中的就是她脑筋活络,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如今看来,村民们没有“看走眼”。

  面对村里没有企业、传统种植收入少且靠天收的局面,刘佩仿多次自掏腰包到外地学习考察后,决定在全村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但是,村民们都担心投资建棚有风险,积极性普遍不高,她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并公开承诺:“赚钱了,所有建棚户按照投资比例分收益;赔钱了,我个人全部承担,不让大家损失一分钱。”

村里的大小事务刘佩仿都放在心上。

  说干就干,她从自家拿钱建大棚,还向信用社贷款23万元帮助没有资金的农户建棚。很多群众在她的鼓舞下积极参与,每户投资6万元当年就收入4万多元。看到了效益,更多的村民纷纷参与进来。刘佩仿抓住机会,将全村1200亩土地全部流转到村集体,统一调配使用,制定了“一户带四户”的扶贫机制,一名村干部或党员牵头承建,四户贫困户入股合建,降低投入门槛,真正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2016年,刘佩仿决定把党组织建在了产业链上,率先在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党员分工负责,组建了大棚管理、技术服务、市场营销“三支队伍”,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管理链条。创新实施统一种子、技术、销售、价格和分户经营的“四统一分”模式。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有租金、自建大棚得真金、就地务工赚薪金、参与经营分股金的“一地生四金”方式,户均增收9752元,参与的贫困户都提前脱贫出列了。

  “脱贫增收只是起点,我们的目标是让村民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刘佩仿时常挂在嘴边。虽说村民们的生活有了起色,但是刘佩仿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不断深化“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坚持高标准规划打造四大产业区:打造设施农业示范区引进实力企业建基地,总规模达到500多亩,有机认证蔬菜全部打入北京、上海等地高端市场;打造林业苗木种植区,盘活200多亩近山坡耕地资源,年带动村民增收50多万元;打造老品种种植示范区,种植黑豆、白玉米等市场绝迹老品种杂粮300多亩,以“传统就是高端”的理念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区,投资1326万元,建成暖棚24个,阳光温室1万平方米,年带动村民增收60多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

“非遗+扶贫”基地,让弱劳动能力甚至无劳动能力村民通过制作满族剪纸实现了稳定增收。

  经过几年的发展,城根营村拔掉了穷根,刘佩仿的脚步依然不停:启动“党支部+道德银行+扶贫爱心超市”,将村民的道德行为兑换分值存入道德银行,村民利用积分兑换实物奖品,通过“存美德、取实惠”培育优良村风;组织美丽庭院、孝心儿女、好儿媳、好婆婆等典型评选表彰活动,成立爱心协会,培树文明新风;多次举办了烹饪、电工、木工等培训班,统一组织外出务工;建成“非遗+扶贫”基地,让弱劳动能力甚至无劳动能力村民通过制作满族剪纸实现了稳定增收……

  从2011年到2021年,刘佩仿把人生最美好的10年都献给了城根营村。走在村中宽敞整洁的街道上,看着乘凉的老人、嬉戏的孩童脸上的笑容,刘佩仿对记者说:“今年是建党百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很是振奋,作为一名党员,我的理想和信念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做出一番成绩;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我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力争在两三年间让村民的纯收入再翻一番,真真正正过上好日子,绝不让一个贫困户返贫。”

关键词:乡村振兴,党员,产业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 郑光昊
主办单位:河北省宣传部 河北三下乡网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