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三下乡网 >> 基层党建

深州市东凌消村—— 村支书“打头阵” 粉条变“金条”

http://www.hbsxx.hebei.com.cn 2020-07-20 17:28 河北三下乡网

  经过精选、清洗、分离、沉淀、提取、加热、和面、漏粉、冷冻、晾晒等近20道工序,“土疙瘩”红薯就变成了晶莹透亮、光滑爽口的粉条。近年来,深州市北溪村乡东凌消村村支书崔彦色为了给乡亲们蹚出一条致富路,带头种红薯、做纯手工粉条,把东凌消村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手工粉条村”。

  2016年初,上任不久的崔彦色前往西柏坡参加培训会,会上有位老师感慨:“现在很难吃到老粉条的味道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崔彦色灵感乍现,一番思考后决定下一盘大棋:以“一村一品”为发展思路,打造纯手工粉条,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

  然而,让深耕于传统农业的乡亲们作出改变,并不是一件易事,必须有领路人,摸着石头过河。“红薯不比西瓜、土豆,卖不了会烂在地里,做成粉条保质期长着哩,不愁卖。”干劲十足的崔彦色对粉条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决定大胆一试。

  流转土地、投资厂房、建冷库、去外地取经……崔彦色一门心思地打造纯手工粉条。由于是地道的老手艺,产量难免受限,有朋友劝他,可以掺些木薯粉,他当即拒绝,“我们做的就是纯正的红薯粉条,无论从营养价值上,还是口感上都不能打一点儿折扣。”在崔彦色心里,他打造的不仅仅是粉条,更是东凌消村的特色和品牌,也是乡亲们致富的盼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发展,红薯平均亩产能达到7000斤,7000斤的红薯能产1400斤的淀粉,捞制成粉条1300斤,按照每斤13块钱的市场价,除去成本,一亩地的毛利润还能达到一万多元。“这几年,回头客越来越多,还有单位集中采购的,都是冲着咱家的粉条零添加,口感好。”崔彦色自豪地说。

  “这几年村里红薯种植面积明显扩大了,这粉条快变成‘金条’了!”村里的脱贫户崔燕顺打趣道。2016年,他还是吃低保的贫困户。崔彦色首先流转了包括他在内的3户贫困户的土地,并支付给他们地租。同时,崔燕顺还干着村里提供的一份保洁工作,挣上了工资。眼看村里的粉条生意越做越红火,崔燕顺也打算跟着学做粉条的手艺,让自己的小日子蒸蒸日上。

  因坚持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崔彦色希望能扩大生产规模,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更多乡亲种植红薯,发展红薯相关产业。为此,东凌消村正在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合作社引导农户大面积种植红薯,合作社不仅要对农户提供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等服务,还要负责拓宽红薯粉条销路,解决销售难的问题。此外,崔彦色还与衡水市桃城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衡水市商企联合会达成合作,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实践基地。

  采访结束,崔彦色盛情邀请记者前往红薯地里“感受一下”。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红薯秧苗长势正旺。夕阳的余光里,崔彦色俯身蹲在红薯地里,满眼欣喜。

关键词:深州,粉条

稿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 郑光昊
主办单位:河北省宣传部 河北三下乡网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