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河北三下乡网 >> 焦点新闻

生态优先 让贫困在绿色中后退

http://www.hbsxx.hebei.com.cn 2019-07-10 09:29 河北三下乡网

  在众多精准扶贫的方式中,生态扶贫是起步较晚的一个。但其一出现,就以意义多元而备受关注。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58.8%,人均有林面积15亩,生态环境走在了全省前列。

  但是该县53万人口中,尚有64098名贫困人口。怎样才能让“青山”和“金山”兼得,当地在不同层面、不同区域展开了探索。

  贫困户变身护林员,生态补偿机制带来新收入

  要从一片葱茏的山林里找到魏明生,并不太难。那件橘红色的马甲,在这片翠绿中格外显眼。

  马甲后背印有“护林员”三个字,这是围场二把火村村民魏明生的新身份。

  2016年8月,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出台精准扶贫政策,从贫困人口中遴选生态护林员。围场共有1513名贫困群众入选,魏明生就是其中之一。

  37岁的魏明生体格健壮,腿长、步伐大,跟随他巡山是个费力气的活。他告诉笔者,自己父亲先后患有脑瘤、肾衰等疾病,为治病欠下十几万元债,所以才成了贫困户。

  黑松林里,个子高高的魏明生,不时弯腰查看松树的根部。他说:“这片区域鼠害严重,得看看老鼠是不是又把树皮给啃了。”

  为患一方的棕背平鼠,可以通过专门的灭鼠方法除掉。但管住那些上坟烧纸和放牧的村民,就要费些心思了。

  魏明生管护的林区内,有十几处坟地。去年10月,在乡林业站统一组织下,魏明生曾对坟地的可燃物进行了清理。但村民到散布在山林中的坟地去烧纸,隐患依然很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大多数村民已经意识到了护林防火的重要性,但也有不配合的。今年清明节前夕,魏明生就遇到了一位。

  那位常年在外的村民驾车回村祭祖时,被魏明生拦下了:“咱这山上不能见明火,上坟就别烧纸了!”

  对方很不理解:“按传统习俗,这纸钱不烧了,祖先们怎么能得着?”

  “那你想过没有,要是烧纸引燃了林子,这责任你可负得起?”……一方要烧,一方要拦,对峙之下,魏明生通知了乡林业站的专业防火队,看到事态要闹大,对方最终接受了劝阻。

  几公里外,望道石村村民黄翠苹也在巡山,再过一个月她就年满60岁。

  “咱是山沟里长大的,别看岁数大了,体格好着呢!”快人快语的黄翠苹走路也快,她每天巡山两次。

  回顾担任生态护林员10个月以来的工作,黄翠苹很满意。她说,虽然有时候劝不住了,要和村民们吵两句,但任务不重的时候,看着林子里的果子又结了、蘑菇又长了,心情还是蛮舒坦的。

  2016年12月,围场的生态护林员们收到了第一笔工资,3个月共1800元。

  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生态护林员的聘期为一年,中央下拨了1170万元专项资金,折合到个人头上,每名生态护林员可收入7732元。该县制定的管理办法中,决定按季度给护林员发放工资,余款将根据考核结果,在从事工作满一年后集中发放。

  山野放牧、非法采挖苗木、非法侵占林地、滥砍盗伐林木等行为,都在影响着冀北山地中这片林区的发展。蓝旗卡伦乡林业站站长宁峻岭从事林业工作已有30多年,他认为,从贫困群众中遴选的生态护林员,壮大了护林员队伍,既能遏制上述行为的发生,也能帮助贫困群众脱贫。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多重效益,当地在其他涉及生态的公益岗位中也吸纳了不少贫困群众。在该县半截塔镇,一位负责同志告诉笔者,在当地护林员以及草管员等政策性公益岗位的选聘中,都是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每年近8000元的工资收入,可以帮助他们尽快脱贫。

  林业部门当“领头羊”,向荒山荒坡要收益

  县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围场全县尚有贫困人口64098人。对比而言,生态护林员政策惠及的贫困人口只占少数。

  如何能在保持良好生态基础上,让更多贫困人口受益呢?当地有关部门就此展开了更多探索。

  在该县羊草沟村,木兰林管局总工程师刘建立带队入驻后,发现村里还有上千亩荒山没有绿化,他们决定要利用这些荒山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该局购置了11万株50厘米高的油松苗来绿化这些荒山,羊草沟全村有88户260多名贫困群众参与了植树过程。

  植树工作整整忙了一个月,而今效果已经初显,当初一面面荒坡现已全面披绿。

  新植下的苗木让羊草沟村贫困群众充满了希望。按目前的价格推算,5年之后,这11万株苗木采挖出售后,可以给该村带来上千万元的直接收入。

  贫困群众刘金雨家有荒山75亩,栽植下8250株油松苗之后,他感觉自己的发展目标已经不仅仅是要脱贫,而是要致富。

  当下,该村的贫困群众也在出工出劳中直接受益。薛振华、鄂文菊夫妻二人参加植树25天,劳务收入了6000余元。

  就整个围场而言,类似这样的宜林荒山还有90万亩,另有64.7万亩沙化土地需要进行生态修复。

  为解决剩余造林地块治理难度大且群众投入不足问题,县林业部门决定,携手贫困群众向荒山荒坡要效益。

  在此过程中,该县总结出了三种生态扶贫模式:

  入股分成模式,即林业部门以苗木和造林投资入股,村集体和村民个人以土地入股,产生收益后双方按比例分成。

  土地流转模式,林业部门集中流转土地进行经营,村集体和村民个人通过收取土地租赁费用和参与劳动获得收益。

  林权流转模式,拥有成林的村集体和农户将林权流转给林场,由林场一次性支付承包费用后统一经营管理,承包期内林地所有权仍归村集体和农户所有,林木所有权归林场所有。

  蓝旗卡伦乡砖瓦窑村邻近承围高速的500亩涝洼地,就采用第二种模式,流转给承德木兰林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用于建设苗木基地。

  该村村委会主任宋守杰介绍,这片土地过去被分割成了1600多份,根本不利于规模经营。同时,土地过于湿涝,效益不高,种下的胡萝卜出现裂瓣、向日葵出现烂盘等问题。

  而今,这里已经出现了显著变化。从承围高速上驾车通过,你会看到这个色彩斑斓的“苗木海洋”,三角枫、金叶榆、樟子松、山桃稠李等各种苗木汇集在这里,光是树叶的颜色就有十几种。

  木兰集团副总经理刘树介绍,基地共栽植了46000株彩色苗木,既有乡土树种,也有外地新品,历经两年的打造,这里已经成为一处集展示、培育、销售于一体的苗木基地,同时也向游人提供了一处集山水林苑等元素于一体的郊野公园。

  笔者到访时,砖瓦窑村贫困群众孙树良正带着两位来自辽宁的亲戚在基地内参观。他说,自己家有4亩地流转给基地,一次性收到了3年的流转租金近万元。今后,以3年为一个周期,每年租金还要涨50元。

  宋守杰表示,与木兰集团的合作,惠及了本村47户贫困群众,不仅让他们直接获得了收益,同时也为本村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生态扶贫有了新支撑

  要不是村干部提醒,半截塔镇半截塔村贫困群众王玉飞几乎要忘掉了曾经入股造林的事。2013年,半截塔村124户村民与国有滦河林场签订协议,以815亩退耕还林地入股合作造林。

  入股的村民中包括王玉飞等48户贫困户。之所以会把这件事忘掉,在场的乡村干部分析,主要是由于协议签署以来,村民们一直没有见到效益。

  退耕还林地内,原来栽有山杏树,合作造林开始之后,林场虽然嫁接了杏扁,但连年在花期遭遇霜冻,几乎颗粒无收。林场还在这片土地上补植了大量黑松,但迄今尚未采挖出售。

  半截塔村贫困群众参与合作造林遭遇的问题,也是生态扶贫过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受气候影响大,项目见效需要时间。

  无独有偶,棋盘山镇金水泉村2012年嫁接完的1300亩杏扁,除了在2015年有收获之外,也因连年的“杏花冻”而鲜有收成。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立军介绍,今年起,该村决定发展林下经济,在杏树间种起了黄芪。村民以土地入股,占股70%,村集体负责经营管理,带动了60户贫困群众参与其中。

  发展经济林,是围场在推进生态扶贫中的新选择。该县林业局林业经济管理站站长张龙介绍,为此县财政每年拿出800万元,用于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

  该县南部的四道沟乡,位于一条东西向的大山沟之内,已经形成南山松林片片、北山果园飘香的发展格局。该乡党政办主任刘利杰介绍,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全乡已有果园3.6万亩,成为金红苹果等品种的重要生产基地,并且带动了一部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事实上,围场的林果业正在经历一次升级。因为金红苹果不耐储存且味道偏酸,每亩产值只有两三千元,效益不高。

  四道沟村村民王忠志的果园,被县林业局指定为果树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基地。近两年,已经先后成功引进了寒地富士、鸡心果、甜香果等多个新品种。

  “你看这棵树,今年是嫁接寒地富士后的第二年,足足套了400个袋,至少能有400元的收益。”王忠志从事果树栽培近30年,是位从土地里走出来的高级农艺师。据他介绍,对一些传统品种的果树实施高位嫁接“换头术”之后,可以让效益倍增。

  那面坡度足有50度的山坡,已经被王忠志改造成了果园。在这个果园内,是不用农药、化肥的。王忠志介绍,学习养草技术之后,把原来每亩五六十元的除草剂花费也省了。

  “枝条倒接,一年就能挂果”“大边条可以稳定挂果”“自然纺锤形树冠……”王忠志说,他特别愿意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贫困群众。

  据了解,县林业局计划在这个果园内设立一个培训中心,发挥其新品种展示和新技术传播的作用。王忠志期待着这一计划尽快落地。他说:“在围场南部区域,只要走上果树栽培这条路的群众,肯定不会让他继续贫困。”

关键词:精准扶贫,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  韩瑾
主办单位:河北省宣传部 河北三下乡网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