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带富乡亲
本报讯(记者邢杰冉)求学走出深山,在城市创业站稳脚跟,却又放弃安逸返回家乡再创业,带领乡邻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阜平县龙泉关镇黑崖沟村的80后青年刘平,就是这样一个从骨子里透出干劲儿的人。 9月8日,记者随刘平由保定一路向西行驶180公里,穿过莽莽群山、蜿蜒山道,来到黑崖沟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再过一个月,黄芩、白芷、柴胡就能摘大留小收获一批,亩产能到1000公斤,销路已经联系好了。”他指着高低错落的梯田边走边介绍。 刘平的创业之路始于十几年前。2002年从保定农业学校毕业后,刘平先进入一家农业公司实习。天生喜欢“自己干”的他2003年便创办了保定市利农植物服务有限公司,以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为主,走上艰辛创业路。 在保定市,刘平的生活堪称优越。可是,他却始终挂念自己已走出来的山村,那里许多乡亲只能靠几亩薄田或外出打工度日,年收入不足3000元。 “我是地道的山里娃,通过上学走出了大山,不然媳妇都娶不上。”刘平感叹,不能再让父老乡亲们受穷了!抱着这样的信念,2013年他响应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扶贫号召,回到家乡创业。 经过多次考察,刘平发现阜平山区面积广、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既能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又能给当地老百姓提供在家门口打工的机会,前景十分看好。 考察好了说干就干!2014年,刘平成立阜平县鑫垚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阜平县利农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投资80多万元,在黑崖沟村流转土地60多亩,种上黄芩、白芷、柴胡等药材。 起初,中药材种植并不顺利。刘平发现,他们种的白芷毛根特别多,成熟时肯定会影响到产量和品质。而且,让种了一辈子玉米、土豆的村民改种药材,很多人心里直打鼓,当年合作社只有5个农户加入。 他请来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找到了病因——“土壤有些板结,要增强肥力;施肥配比不合理,要减氮肥增钾肥”。 刘平按照指导及时让村民调整种植方法,果然解决了白芷毛根多的问题。根据北京权威中药材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他们种的白芷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市场平均水平。2015年白芷收获并顺利出售,除去人工、种苗等成本,一亩地净挣2600元! 种植玉米、土豆,一年一亩地顶多挣七八百元。2600元与七八百元的强烈对比,吸引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2015年,合作社农户增加到107个。 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目前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8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遍布龙泉关镇、天生桥镇的8个村庄,带动600余人就业。“接下来,我们计划在阜平县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上万亩。”刘平说。 不少农户表示,合作社免费发放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南等资料,还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和质量检测,并按市场价回购中药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2016年河北省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上,刘平参赛的《阜平县龙泉关镇黑崖沟村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获得三等奖,并在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银翼奖。 在黑崖沟村,合作社的旁边就是刚刚建成的中药材加工厂,面积1200多平方米。“明年开春,加工厂就能投入使用,我们将初步建成集中药材种植、加工、分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他希望,未来能靠着过硬的中药材品质,与以岭药业、同仁堂等企业建立稳定供货关系,带领越来越多的人脱贫致富。 |
关键词:返乡,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