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做好三大工程,促科技“常下乡、常在乡”
2、做好“科技下乡服务工程”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做农业应用技术研究,只有针对生产实际解决难题,研究工作才有成就,才能得到农民的欢迎。”这是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宋炳彦研究员的口头禅。带着这份责任和热情,宋炳彦坚持长期下乡,服务三农到田间,一干就是35年。他参加省科技厅综合试区建设期间,常年坚持驻点达200天以上。参加扶贫办组织科技培训,在一周内,昼夜兼程,对邢台7个贫困县进行技术培训、实地指导达3000多人次。河北省130多个县市都留下了他技术讲课的身影和生产指导的足迹。村民们称赞:“有宋老师的技术指导,我们要努力做到一个棚脱贫,两个棚致富,三个棚奔小康。" 据介绍,从2005年开始,为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技下乡”工作,省农科院就成立了科技专家服务团,常年坚持下乡服务。专家服务团由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目前有院内外服务专家130多名,专家技术服务领域涉及粮食作物、果树、蔬菜、植物保护、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按不同专业成立了10个专业服务组。专家服务团设立专项经费,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带技术、带信息、带资料,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走进千村,服务万户,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年组织开展农村科技下乡培训300多场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上万人。 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专家进行葡萄技术培训 3、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提高生产经营者科技素质 多年来,河北省农科院充分发挥该院专家和技术优势,组织开展巡回指导、现场观摩和专题培训,同时充分利用电台电视、网络媒体、科技期刊等技术传播平台,以技术和信息为载体,对接百家专业合作社,服务千名种植大户,培养万名职业农民,促进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 保定市顺平县台鱼乡南台鱼村的绿色桃产业基地是河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技术示范基地。今年,该所进一步完善了果农技术培训中心,新建了果园气候及害虫实时监测站,并与顺平县林业局、顺平台鱼桃产业协会联合,针对生产中存在问题开展桃技术培训。通过发放技术资料和农村广播等多种形式指导果农,一年共科技下乡150人次、开展技术培训5场次、培养3名农民技术员、50名培养技术骨干、培训农民1000人次、召开现场观摩会2次。经过多年的手把手培育,一批培训对象成长为当地的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示范基地技术带头人桃产业协会会长张国桥先后获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河北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通过省植保所服务专家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基地周边桃区主要病虫害环保型防治关键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使化学农药防治由每年5~7次下降到2~3次,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核心示范区先后通过优质绿色桃果品生产基地认证,“京红”“大久保”“绿化九”主栽品种通过绿色果品认证,“宏桥牌台鱼鲜桃”通过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基地的果实品质提升了,售价提高了,亩效益超过了10000元。 省谷子所在武安基地召开现场探讨会 |
关键词:三下乡,常下乡,河北省,农林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