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河北三下乡网 >> 政策法规

河北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打造燕赵版美丽乡村

http://www.hbsxx.hebei.com.cn 2014-10-28 12:28 河北三下乡网

  在举家搬离阳原县桥梁水村6年后,前段时间,59岁的刘永带着全家又搬回来了。

  促使他回来有两个原因:一是村子打出了深机井,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村里破天荒有了60亩水浇地;二是以前破破烂烂、穷得叮当响的村子如今干净漂亮,还红红火火搞起了生态观光游。

  桥梁水村的变化,见证了2013年以来我省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显著成效。去年,省委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度,作出了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重大部署。一年多来,一场全面深刻的乡村革命席卷燕赵大地,一幅幅升级版的现代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现实路径

  作为农业大省,河北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

  站在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度,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吹响了向农村落后面貌宣战的号角。这既是省委着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也是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积极顺应广大农民群众改善生活品质强烈愿望的必然之举。

  从去年起,按照“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的要求,我省决定到2020年在全省所有农村,重点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在重点村,全力抓好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危房改造、污水处理、土地整治、传统文化保护、产业支撑等15项重点工作,加快打造设施现代化、村庄田园化的现代新农村。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一年多来,全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全力推进。

  政府主导,构建系统配套的组织推动机制。省、市、县、乡分别成立了领导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省里制定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严格的问责机制,并纳入省委统筹的重点考核项目,作为评价选用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要依据;建立领导包村和工作组驻村蹲点帮扶机制,省、市、县累计选派3.4万多名优秀干部,组成1.1万个工作组驻村帮扶;建立多渠道筹集和整合资金机制,一年多来,全省安排和整合各类财政资金290多亿元用于改造提升。

  农民主动参与,义务投工投劳。农民是村庄的主人,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在改造提升中,广大农民发挥主人翁作用,积极献计献策、义务投工投劳,参与美丽家园建设。一年多来,各地农民群众投工投劳770多万人次。

  社会帮扶,形成改造提升的强大合力。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推动农村要素可抵押、可流转、可交易;工商和民间资本通过命名认建、品牌捐赠等形式,大力给予人、财、物支持。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立足于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引发了一场改变千百年来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

  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着眼于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全省进行了一场改变千百年来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规划先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又独具个性的村庄。为保证改造提升品质,各地明确了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这些规划设计全面融入了当地的自然、人文、产业特点等元素,又与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有效衔接,避免了千村一面,各具地域特色。今年以来,改造完成了一批节能环保、体现燕赵文化特色的农村民居,改造全坡屋顶、半坡屋顶、檐口5万户以上,任务完成率达到60%以上。

  ——对农村厕所进行无害化改造,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611.4万座,占全省农村厕所的40.7%,其中今年已完成改造147.6万座。

  ——建立垃圾、污水处理长效管护机制。为有效改变和保持卫生环境,各地不仅建立了垃圾池,还通过聘请专业化保洁公司、村庄建立保洁队伍或实行村民“房前屋后三包”自治等方式,既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长效管护机制。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还因地制宜,采取湿地法、建小型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厂等方式,使污水实现了集中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到现在,全省组建了1.7万多人的农村保洁员队伍。

  ——综合利用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我省农村每年耗煤约4000万吨,燃煤排放二氧化硫40万吨、粉尘43万吨。在改造提升中,我省通过煤改地热、煤改太阳能、煤改电、煤改气,以及秸秆压块替代燃煤、推广节能环保炉具等多种方式,综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不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减少了污染,还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一年多来,全省推进厨房改造16.6万户,新增使用清洁能源24.5万户。不少农民用上了液化气、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做饭烧水不再烟熏火燎,随时可以洗个热水澡。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同时,还引发了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

  致力于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实现村庄可持续发展,全省上下着力把建设美丽乡村与经营乡村同步谋划、同步推进,打造富民产业。

  创新思维,“无中生有”寻找致富门路。集体收入为零的阜平县西刘庄村,去年在保定市财政局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完善路、水、吃、住等基础设施,利用自有生态人文资源,发展生态民俗旅游产业。多年来一直以农耕为主业的玉田县刘现庄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将村民承包地以入股的形式进行流转建立产业园区。目前全村90%以上的耕地纳入了规模经营,农户将承包地出租给合作社后,既可承包蔬菜大棚,又可在园区打工,每年还能领到租金及入股分红。

  利用自身产业、资源、文化、区位等优势,精心谋划做大做强富民产业。拥有国家级非遗屈家营音乐会的固安县屈家营村,挖掘历史资源,着力打造古乐文化旅游村;位于野三坡景区腹地的涞水县苟各庄村,曾是“7·21”重灾村,在重建时该村大力围绕乡村旅游做文章,今年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完善旅游设施,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接待水平,目前全村90%以上的农户从事乡村旅游经营,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两年来,各地创新思维,新上种养加项目1182个,完成蔬菜标准园建设14380亩,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30个,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021元。如今,“一村一业”、“一村多业”或“多村一业”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村美民富的燕赵版美丽乡村正在各地更多涌现。

关键词:农村,改造,面貌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  白龙飞
主办单位:河北省宣传部 河北三下乡网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