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黄骅市旧城镇小堤柳庄村,一条条街巷干净整洁,村内公路边矗立着一根根白色的路灯杆,与路旁枣林的红枣绿树相映成趣。村民活动中心广场上,踩着激昂的锣鼓点,婶子大娘们扭起了大秧歌;一路之隔的儿童乐园里,孩子们则不知疲倦地围着滑梯跑上滑下。
这是黄骅市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出现的一个画面。今年以来,黄骅市确定了以9个小城镇建设为龙头,以百家示范村建设为龙身,以4条国道干道为连线,建设镇(乡)村一体的宽层面、立体化美丽乡村。在9个农村镇(乡)区启动了新建卫生院、学校、幼儿园、商住小区、商贸一条街的“五个一工程”;在过去50个新民居示范村的基础上,再确定50个农村改造提升示范村,这百家示范村囊括了黄骅市近三分之一的行政村,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大变化。黄骅市委书记潘海瀛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表面是改造人居环境,是美化工程,本质上是民生工程,因为它解决的是民急、民想、民怨的现实问题,是一项拉近党群和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
为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黄骅市制定了相关工作标准,明确了“不大拆大建,不搞景观湖,不突出刷墙”,而是以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清理等民生难题为主要解决目标。从今年开始,该市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每年还要拿出“三个一千万”配套奖补农村公路、危桥、卫生院、小学、幼儿园建设。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黄骅市整合财政资金集中推进。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农村改造提升奖补资金1000万元,并在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危房改造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向示范村倾斜;另一方面建立“百家部门包村”机制,由各部门从三公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支持示范村建设,截至目前支持资金已达1200万元以上。
该市还动员企业支持地方发展,鼓励企业家积极回报社会,共筹集社会捐助资金3000余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生活的富裕和经济收入的增加。为此,黄骅市因地制宜谋划了一批增收致富项目,在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的基础上,加快生态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步伐。齐家务乡东聚馆村依托黄骅冬枣这块金字招牌,谋划布局乡村旅游的大文章,先后建起了采摘园、冬枣广场、文化长廊,并不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同样,与东聚馆毗邻的同西村,也在借助冬枣产业实现着美丽“蝶变”。村支部书记程春林掰着手指计算着:“不到5个月的时间,我们村共栽植树木1000株,铺设草坪12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2盏,建了健身广场3个;村内一纵三横道路重新罩面,按城市标准铺设了排水管网;清理坑塘,并全部围上了观光护栏。今年我们不光要卖冬枣,还要卖风景呢。”
目前,黄骅市概算投资近2亿元的38项镇区重点工程已全面破题;投资近8000万元的300余项示范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50个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示范村已完成投入5500余万元,共清理陈年垃圾2万余立方米,硬化道路40余公里,修建村庄排水管网5万多米,硬化背街小巷28万平方米。黄骅市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