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走进宣化区春光乡观后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连片的葡萄园里花满篱笆绿满院,各种瓜果挂满枝头,座座凉亭点缀其间;葡萄园内,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果香扑面而来,漏斗式葡萄架上坠着串串葡萄,架下青苔如毯,延伸至园中的仿古凉亭。说起这些,村民刘滨难掩心中的自豪:“俺们村怎么样?漂亮吧?俺们村的葡萄老架可是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观后村是宣化葡萄主产区之一,种植牛奶葡萄已有1100多年历史,独特的庭院漏斗式栽培技艺久负盛名。春光乡党委书记张栋介绍说,继去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及被评为省级“最美乡村”后,今年观后村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加大美化力度,力争获得全国“最美乡村”称号。
走改造提升农村面貌的新路子,观后村突出葡萄种植特色,一切从村民利益出发,村民的事村民说了算,全民动员美化乡村,打造“升级”版新农村。硬化道路5条、扩建广场2000平米、更换路灯20盏、明渠改暗渠扩路面……一系列村落“美容工程”定下来,怎么干?村党支部书记喇效龙任总指挥,谷海负责杨公祠街,李富贵负责文化广场扩建,姚培忠负责修路灯……村班子几个人成了“马路警察”,各包一段;其管理任务公开上墙,接受村民监督。各项改造内容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完工,时间紧,任务重,谁干?观后村属于典型的“城中村”,村里瓦工、抹灰工、钢筋工应有尽有,因此施工人员90%以上是本村村民。没参加施工建设的人也没闲着,不是忙着美化自家的葡萄园,就是美化村容村貌,就连几岁的娃娃都知道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新民居和旧村的配套设施全部纳入城市管网体系,村民开始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质量。 “俺在这住30多年了,以前这路又窄又乱,风天满街土;现在又修路、又改渠,俺们村越来越美了,葡萄也就更好卖了。”家住杨公祠街的村民王莲娥看着修好的路打心眼里高兴。借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这一“金字招牌”,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不断壮大、发展延伸特色主导产业,继续突出葡萄种植特色,改造旧村保持田园风光、建设新村做大做强产业。实施了以新民居为核心的新村建设工程,旧村整理置换出土地21亩,全部用于葡萄种植;成立了喜相逢、宏发、兴功、聚友、红园等5家葡萄专业合作社;还包装打造了汉、唐、辽等5个特色葡萄休闲庄园,大力开发集住宿、餐饮、采摘、度假为一体的农家游和“牛奶葡萄宴”等特色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