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业发展面临更复杂的环境和更多的困难挑战,这要求我们要更加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呼应农民需求。如何在践行群众路线中着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践行群众路线?记者采访了市委党校科研处主任张有和教授。
记者: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实现农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就要切实解决他们收入仍然偏低的问题,对此请谈谈您的看法。
张有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充分表明农民收入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从而有效保证了农民能够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正常的收入。以2013年为例,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是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的,增长率达到13%。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量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区)、乡(镇)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从当地实际出发,通过科学规划、有效指导,创新管理方式、转变职能,提高服务“三农”工作的效率和效能。
记者:在服务“三农”、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我市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要确保农民能够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的收入有稳定增加,我们有哪些优势?
张有和:从全国来看,在有的地方,农业收入对不少农户而言正在变成“副业”。但在我市,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仍占较大份额,农业收入仍然是不少家庭全部收入的主要来源。要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高效利用,就要认识我们的优势,发挥我们的优势,放大我们的优势,把现代农业做大做强。一是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相对于全国、全省来说,我市土地面积较大,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也较多,这为我们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最为宝贵的资源。二是生态环境良好。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从事农业生产是极为有利的,这为生产优质、高效农产品和安全有保障的食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土地肥力易于恢复。在我市,从事种植业生产大多数是一年一熟,土地有半年多的时间处于“休养生息”状态,这有利于土地肥力的恢复。四是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进程中,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这使我们的农产品走向市场,有了“通行证”和“免检证”,有的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知名度和美誉度,老百姓愿意购买和消费。五是有一批务实创新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他们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同农民直接打交道,带领农民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者: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确保农民收入增加没有休止符。就目前来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做好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张有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说到底要有人,特别是热爱农村工作的人、愿意在农业生产一线工作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积极争取国家、省“三农”资金投入,市、县政府也要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人的培养上下功夫。一是乡镇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要熟悉农业、了解农业,努力成为行家里手,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二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农业产业化项目,使他们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显身手、施展才华。三是对那些热爱农村工作、热爱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要通过培养、使用,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在农村务农也是体面的职业。四是鼓励和支持现有市、县、乡镇农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的办法,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调动他们服务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是鼓励和支持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让农业成为他们就业创业的重要领域。
|